無論購買預售屋、新成屋或是中古屋,許多人都有發生過不愉快的買賣糾紛,而剛擔任新成屋小社區主委的王祥緯,也因社區出現諸多問題,遲遲不敢點交公設,這些問題更是搞得他心力交瘁。專家提醒,在購屋前,最好向建商詢問各項器材設備品牌型號,並委請律師逐一詳看合約內容,較能避免後續發生糾紛。

▲若社區發生漏水問題,可像建商發存證信函,要求限期改善,若雙方達成共識並修繕完成,則可要求建商延長保固。
王祥緯分享,除了居家、公設空間有嚴重的漏水問題之外,社區當初在交屋時,也有很多的煩惱出現。他說,像是當初在驗屋時,建商有點像在趕鴨子上架,社區居民都不知道如何點交,建設公司就以「教學」名義召集社區住戶,教住戶如何使用消防、發電機等設備,但那次教學後,建設公司卻說這已是初步驗收,管委會也只好半推半就,通過了這次的驗收。
滲漏問題 住過才知道
在發生地下室漏水、頂樓漏水、居家浴缸膨共等一連串問題後,也曾想過邀請第三方單位協助勘驗,但驗屋師查看消防、機電等硬體設備,就要將近30萬元,這筆金額對這不到50戶的小社區而言實在吃不消,目前僅能先聘請律師協助處理,讓建設公司知道有專業人士協助處理,他們的態度也會比較好。
關於社區漏水問題該如何解決?住宅消保會創會理事長吳翃毅表示,一般消費者買屋交屋前,建議先請專業廠商驗屋,可針對瑕疵、滲漏及磁磚空洞化檢查。但滲漏問題難以驗出,往往要入住後才會發現。若有漏水狀況,可先發存證信函並要求建商限期改善,若修繕完成,則可主張針對漏水處延長保固,若建商無法妥善處理,則可繼續發存證信函,並委由其他單位處理,修繕費則由建商給付。
現況交屋 漏水須修繕
另外,若購買中古屋有滲漏狀況,吳翃毅提醒,前屋主會特別在合約內註明「現況交屋」來逃避漏水修繕責任,但現況交屋不包含滲漏水現象,是以現況裝潢、格局樣式、設備等為基礎,所以若遇到漏水問題時,還是可以請求前屋主賠償。

▲公設驗收前,要先向建商詢問各項器材設備的品牌型號,逐一核對並了解後續保養成本,才是正確的初步驗收。
至於公設點交方面,吳翃毅表示,初步驗收公設,應先請建商提供所有設備耗材保養成本費用,檢視器材可使用多久,並查看設備是否與合約相符,才可提供管委會做日後維護之預算。而民眾在購買房屋前,也建議要請建商提供公共設備的品牌與型號,後續驗收才不會只剩開與關的驗收,卻不了解公設的使用壽命。
吳翃毅提醒,新建案的管委會幾乎都被建設公司所把持,因此建商還是擁有多戶的權利,建議屋主在購買房子時,還是委請律師,針對合約內容做細部要求,才可保障未來入住的權利。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|